“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設環境工程技術中心”授予的生活垃圾處理示范基地通過評審驗收
2021年10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設環境工程技術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對生活垃圾處理示范基地‘赫章縣野馬川生態環境綜合服務站’進行評審驗收。
赫章縣野馬川生態環境綜合服務站于2019年6月開始建設,2020年3月投入生產運營,項目總投資約2200萬元,該服務站生活垃圾處理設計規模為60-80t/d,覆蓋野馬川鎮、威奢鄉、古達鄉、平山鄉四個鄉鎮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理,年處理生活垃圾2.16萬噸。2019年11月獲國家住建部建設環境工程技術中心授牌‘生活垃圾處理示范基地’。
2021年8月16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住建部出臺征詢全國生活垃圾小型化焚燒項目試點的通知,清風科技受邀向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提交了試點報告材料。2021年10月15日,國務院資深參事、住建部科技委顧問兼環境工程技術中心主任王秉忱、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海云、原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巡視員李新民、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固廢污染控制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岳波、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高級工程師劉來紅、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研究員金宜英等相關專家到清風“生活垃圾處理示范基地”赫章縣野馬川生態環境綜合服務站對該項目進行驗收評審。
專家團考察生活垃圾處理現場
專家團評審意見為,一是項目提供的資料齊全,資料中的檢測報告和環評驗收報告表明,項目的工藝技術路線符合國家相關要求,排放指標達到了國家相關排放標準;二是項目焚燒工藝使用自主研發的機械爐排爐,配置垃圾池、抓吊,對生活垃圾特性波動具有較強適應性,能夠實現穩定、充分燃燒;三是煙氣處理工藝采用“SNCR 脫硝+急冷塔+半干法+活性碳噴射+布袋除塵”,可滿足《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 18485-2014)要求;四是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發改環資{2020}1257號)提出,“在生活垃圾日清運量不足300噸的地區探索開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試點”,本項目符合小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試點條件;五是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焚燒余熱利用有利于減碳增效,連續穩定運行有利于環保目標實現。
專家團在控制室對技術參數和數據進行質詢
經過資料審查、生產現場考察并聽取有關匯報,通過專家現場質詢和答疑,清風科技“生活垃圾處理示范基地”赫章縣野馬川生態環境綜合服務站通過驗收評審。